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國際經濟形勢的復雜多變,我國對于信息化系統的自主性和可控性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在關系到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領域,如消防接處警系統,信息系統的國產化替代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國家政策一直在推動信息通信、數據集成分析等領域的技術研發,以提高信息系統的自主控制能力。2016年,國家發布《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到2025年根本改變核心關鍵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形成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產業體系。2017年,發布的《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強調了信息技術產業自主化的重要性。2022年,《“十四五”國家消防工作規劃》提出推動消防科技原始創新與產出,加強“卡脖子”技術與關鍵核心裝備攻關,突破災害事故處置技術瓶頸。
近期,國資委79號文要求央國企全面落實信息系統的信創國產化改造,并對推進節奏提出了明確的時間節點,最終要求在2027年底前全面完成。這表明,信息系統國產化已經刻不容緩。
天維爾消防接處警國產化適配解決方案,可以實現全面替換和升級現有系統中的非國產化軟硬件組件,構建一個從底層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到上層應用軟件的全方位國產化接處警平臺。
建設路徑
01安全為先:明確目標與范圍,評估現有系統,列出需替換的非國產組件。
02分段實施:按難易程度和核心系統分步替換軟硬件,確保平穩過渡。首先替換關鍵系統,再逐步替換其他非關鍵系統。
03流暢穩定:全方位適配,多項嚴苛測試,確保不會出現兼容性問題,流暢穩定。
04業務持續:通過持續測試優化,建成高效安全的國產化系統,保障業務連續性。
重要性與意義
01滿足合規標準
方案可確保其消防信息化系統滿足國產及信創標準規范要求。
02提高信息安全
消防信息化系統的安全可靠性要求不斷提高,方案可做到全方位防護,保障信息安全。
03保障自主可控
任何一項工作,不管是個人或群體去進行,都需要反復操作、辛勤勞動才能完成。每一次具體實踐,都有成績與失誤、經驗與教訓,及時總結就會及時取得經驗教訓,提高認識和工作技能。
04促進技術適配
根據國內消防行業的特點和需求進行本地化定制和優化,與國內的消防法規、標準、業務流程以及實際應用場景更好地適配。
消防接處警系統國產化后,在各個消防大隊、中隊、支隊和消防站的實際應用中,依托國產化系統強大的技術支撐與高度集成的功能模塊,保障了消防警情的極速響應與高效處理。同時,通過構建統一的數據共享與協同工作平臺,打破了部門間的信息壁壘,跨部門協同作戰能力顯著提升,能夠迅速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合力,實現快速、精準、高效的應急處置,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
總之,消防接處警系統的國產化適配解決方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通過國產化替代,可以提高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滿足國內消防行業的需求,促進國內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提升應急響應能力。在未來的發展中,應持續加大對國產化替代的支持力度,推動信息技術產業的自主創新和發展。